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在与法律打着“交道”,因此学法懂法很重要。
《气聚巴渝》推出《普法小讲堂》专栏,为大家从交通安全、婚姻家庭、劳动人事、借贷金融、合同纠纷、职务犯罪、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介绍与大伙平时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法律小常识。
快递公司丢失了快递,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法律知识
法律
01
案 例 :
小张在网上购买了一台价值 8000 元的笔记本电脑,选择某知名快递公司进行配送。快递显示已到达当地站点,但迟迟未派送到手中。小张联系快递公司查询,对方称快递在运输过程中不慎丢失。小张要求快递公司按照商品实际价值进行全额赔偿,然而快递公司表示,小张未对快递进行保价,根据快递单背面的格式条款,最多只能赔偿运费的3倍,即120 元。小张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双方就赔偿金额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执。
02
法律条文:
《民法典》第497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
《快递暂行条例》第27条 快件延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对保价的快件,应当按照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与寄件人约定的保价规则确定赔偿责任;对未保价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确定赔偿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1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03
法律建议: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选择信誉良好、服务规范的快递公司,并在寄件时对贵重物品进行保价,明确保价金额,避免因未保价导致后续赔偿纠纷。若未保价,寄件时尽量留存物品价值的相关证据,如购买发票、商品详情页截图等。
在发现快递丢失后,第一时间与快递公司沟通,并保留好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同时,向快递公司索要快递丢失的书面证明材料,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若快递公司拒绝按实际价值赔偿,可先向快递公司总部进行投诉。若投诉无果,可向国家邮政局申诉网站进行申诉,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诉讼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已保留的证据,证明物品实际价值和自身损失。
展开全文
噪音干扰,公民如何维权
法律知识
法律
01
案 例:
王先生居住在某小区三楼,自从楼下住户李女士家搬来后,他的生活就被打乱了。李女士的女儿正在学习钢琴,每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频繁且长时间的练琴声让王先生不堪其扰。尤其是王先生工作需要经常在家加班,刺耳的琴声严重影响他的工作效率和休息质量。王先生多次上门与李女士沟通,希望其能合理安排练琴时间,避免在休息时段弹奏,但李女士认为在家练琴是自己的自由,并未做出改变。无奈之下,王先生向物业反映,可物业调解无果,王先生不知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02
法律条文:
《民法典》第288条,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61条,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03
法律建议:
发现邻里噪音问题后,首先尝试与制造噪音的邻居友好沟通,心平气和地说明噪音对自己生活造成的影响,共同协商合理的解决方案。沟通时尽量保持冷静,避免发生冲突,同时可留存沟通记录,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以备后续需要。
若直接沟通无果,可向小区物业、居委会或业委会等第三方机构反映情况,请求其介入调解。这些机构通常有一定的调解经验和方法,能够帮助双方缓和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平衡点。在第三方调解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如实陈述情况。
若经过多方调解仍无法解决问题,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投诉,由其对噪音情况进行检测和处理。若噪音问题持续存在且严重影响生活,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方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并可根据实际损失要求赔偿。在诉讼过程中,要准备好能证明噪音存在及造成损害的证据,如噪音监测数据、因噪音导致的误工证明等。
整理:张员涵
责编:游泓梦
编审:金瑛
监制:李建川
出品:重庆气矿党群工作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