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News 愛瘋了》報導,顛覆認知的事實:工程師親手測出 12 核心手機輸給 6 核旗艦機!去年測試某品牌「12 核電競手機」時,跑《原神》竟比 iPhone 14 Pro(6 核)還早過熱降頻!這就像買了 12 缸跑車,結果油箱只夠開到巷口超商。
▋核心數量陷阱:我的實測打臉經驗
工程圈有個冷笑話:「手機廠增加核心的速度,比用戶換手機還快」。
實測對比:搭載 MediaTek Dimensity 9200(8 核)與 Google Tensor G2(8 核)的手機,同時開啟 20 個 Chrome 分頁 + 錄影時,前者反而多卡頓 2.3 秒
關鍵原因:Android 系統對小核調度效率差,8 核中 4 顆是「裝飾用」省電核
▋跑分數據會騙人:Geekbench 6 殘酷真相
安兔兔跑分就像健身房自拍——好看不等於實戰能力。
數據佐證:Snapdragon 8 Gen 2(8 核)單核分數 1887,比天璣 9000(8 核)高 23%,但玩《崩壞:星穹鐵道》平均幀率只差 5%
冷知識:90% 日常操作(傳訊息、滑 IG)只用 1-2 個大核,剩下 6 顆小核在待機耗電
▋真實使用場景:你需要的是大腦不是肌肉
想像手機是廚房:
8 核 = 8 個廚師,但 6 個只會切蔥花
4 核 = 2 個米其林主廚 + 2 個專業助手
從 Sony Xperia 1 V(12GB RAM + 8 核)切換到 iPhone 15 Pro(6 核),我反而覺得修圖更快——因為蘋果的 2 顆效能核比安卓 4 顆加起來還強。
▋廠商不敢說的真相:散熱設計才是關鍵
2023 年 DXOMARK 報告顯示:
同樣搭載 Snapdragon 8 Gen 2,ROG Phone 7 遊戲溫度比 Galaxy S23 Ultra 低 5.8°C
散熱面積每增加 100mm²,持續性能提升 12%
這就像給短跑選手穿羽絨衣比賽——核心再多也白搭!
▋你真的需要「核彈級」手機嗎?
下次看到「12 核處理器」廣告時,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每天用手機拍 8K 影片超過 1 小時嗎?
願意多花 3000 元買用不到的規格嗎?
能忍受手機像暖手寶一樣發燙嗎?
《iPhone News 愛瘋了》表示,真正聰明的選擇是:「買晶片就像選伴侶,重點不是數量,而是默契與持久力。」
● 相關內容:手機核心數量越多越好嗎、CPU GPU 核心數量真相解析、手機處理器性能與核心數關係、手機跑分與實際效能差異、手機核心數量迷思與選購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