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是一种影响人的情绪、思维和意志行为的精神障碍疾病,出现后多表现出对人冷淡、孤僻不合群、对亲人漠不关心、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等,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知觉障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以及智能障碍等。要想降低此病的危害,就要重视精神疾病,根据诱发病因针对医治。那么,精神病的出现究竟与哪些病因有关呢?一起去看看吧。
1.遗传因素
精神障碍有着很高的遗传倾向,如果你的家族中有精神疾病患者,一定要做好定期检查,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如果有精神病的发病征兆要及时医治,避免病情加剧。
2.生物学因素
如神经传导物质不平衡、脑部结构或功能缺陷等,都会导致精神病的发生。所以说在孕期的时候准妈妈要格外注意保护胎儿的健康,免受不良因素影响,否则的话就会增加胎儿精神障碍的风险。
3.心理因素
严重的心理创伤以及过度的焦虑状态,都会引起精神疾病的出现。要想降低此病的发生,就要调整好个人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情,远离不良因素的危害,存在不良刺激时,需要学会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以及适当调节心情,学会适应环境,面对现实。
4.社会因素
有的人承受能力较差,一旦经历重大的社会事件就会变得焦虑、抑郁,长期下去很有可能就会发展成精神疾病。
5.感染因素
一旦机体遭到病菌感染,就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精神障碍。如梅毒螺旋体进入脑内,就会导致神经梅毒,表现出痴呆、麻痹以及各种精神性病症。
6.儿童期创伤
如果儿童期遭受性虐待、躯体虐待或情感虐待,就会增加成年期抑郁障碍、人格障碍等。
7.其他
如脑损伤、饮酒、接触毒品或患有癌症等严重疾病,都会导致患者产生精神障碍。
总得来说,精神病的出现主要就与这七大病因有关,希望大家能够格外重视,根据这些诱因做好科学预防,减少精神病的发生。如果因为遗传或是其他因素,导致疾病的出现,就要积极面对寻找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都能达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降低精神障碍的危害。